卢小玲个人简介(人物经历以及主讲课程)

卢小玲,女,中共党员,广西医科大学纳米抗体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长期从事纳米抗体和细胞治疗研究。创建了纳米抗体筛选技术和特色研发体系,紧紧围绕免疫诊治研究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广西医科大学纳米抗体研究中心主任卢小玲

4月18日上午,天气晴,在广西医科大学科技大楼20楼,我们见到了广西医科大学纳米抗体研究中心主任卢小玲。这一天的卢小玲,身穿一袭浅蓝色印花旗袍,大方得体且干净利落,脸上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让人很难将其与平日里穿着白大褂、埋头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这一次的专访,我们很难想象,代表端庄典雅的旗袍和体现认真严谨的白大褂会如此和谐且统一的重叠在一位科研工作者身上。

自信、谦逊、从容是卢小玲给我们一行最深刻的印象,然而温文尔雅的她,却已经在科研和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0年,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研究团队在免疫诊治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突破,技术成果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国家科技发展输送一颗又一颗"种子"……

卢小玲带领团队创建了纳米抗体筛选技术和特色研发体系

时间回溯到2009年,时值广西党委、政府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华中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卢小玲接到了广西医科大学伸出的橄榄枝,邀请她加入并共同组建广西医科大学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我当时准备买飞机票去往美国,已经拿到了那边的科学研究岗位。后来领导说你过来看看吧,我就过来看看了。"

这一看,看"退"了美国的科研岗位,看"来"了一位扎根广西的学科带头人。当被问及是否有过犹豫时,卢小玲坦言,没有犹豫,广西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西部人才紧缺的现状、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学校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等条件,最终促使她留了下来。

就这样,这位来自湖北的博士在八桂大地上开始书写属于她自己的科研与教学故事。

▎"别的申报团队多是由院士牵头,我们团队没有院士"

2011年,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答辩现场,一支来自广西的团队自信、从容,他们以"原发性肝癌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为主线,阐述着他们的研究理念。凭借着扎实的理论知识、特色的研究体系、合理的人才结构,答辩中,他们赢得了由院士等顶尖科学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一致肯定,更赢得了同台竞争者的尊重。

"当时别的申报团队多是由院士牵头,我们团队没有院士,能拿下这一创新团队,一个是我们前期的精心准备和反复演练,还有就是我们有着广西肝癌肿瘤高发的临床资源和自主建立的特色技术研究体系。"卢小玲回忆道。虽然没有院士领头,但凭借着一支横跨药学、生理学、免疫学、肿瘤医学、动物学的高层次人才梯队,以及自主建立研发的特色技术研究体系,最终让卢小玲的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广西"零"的突破。

当记者询问答辩前团队的"备战"情况时,卢小玲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中有着如释重负,"当时为了这个项目,我们到处请教专家,准备材料,有知识需要补充完善的,积极请教各领域的一些专家,同时还要组织语言来反复进行答辩演练,加班加点是一个常态。"

卢小玲(右二)赴国外实验室考察交流、学习

自信、努力,相互包容、团结,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成为了卢小玲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的特质。

2014年,卢小玲带领的科研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其团队实验室更是升格为目前广西首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一心扎根广西,紧紧围绕免疫诊治开展研究,实施国家级团队、人才、平台一体化建设,以利用纳米抗体来调动人们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抗肿瘤为理论核心,建立了独特研究技术体系,研制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免疫细胞和纳米抗体等免疫诊治新技术和新制剂。

都说做科研工作苦,然而,这一路走来,卢小玲没有觉得有多苦,反而乐在其中。因为喜欢,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每一次科研上的成功,都让她充满了成就感。"我觉得做科研,如果你想做就有做不完的事儿。"

▎"它的抗肿瘤效果、融合效率都比传统的要好!"

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曾经说过:"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因此,应该迎着困难前进。"在科学研究前进的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一天,实验室里,卢小玲正在对传统融合细胞疫苗技术的改进做着又一次实验尝试,由于传统融合细胞疫苗的融合效率和抗肿瘤的活性都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卢小玲将目光瞄准了它,但这一次,实验的最终结果显示仍以失败而告终。对于卢小玲和团队来说,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实验失败了,失落,沮丧的情绪悄然爬上心头。

"当时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优化摸索可行条件,并筛选出一些物质来想办法提高它的融合效率和活性。但效果还是不理想,很沮丧。"卢小玲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卢小玲在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放弃研究,在眼前这位学科带头人的眼里从来都不是备选项。再思考,再学习,再优化,反复的验证,最终,卢小玲和团队发现I型胶原蛋白可以优化传统融合细胞疫苗的融合效率和抗肿瘤活性,让实验得到了重大突破。国际上,一种新的融合细胞杂交疫苗技术应运而生。

"它的抗肿瘤效果、融合效率都比传统的要好!很有成就感,尽管经历了很多失败。"卢小玲感慨道。

▎"你不卖给我,我也有!"

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抗击肿瘤,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各国研究团队也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近年来,随着纳米抗体的问世,其分子量小、可穿透性强、亲和力高、容易制备等特点,成为了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特别是在抗肿瘤研究、免疫学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更是竞争激烈。

对于国内免疫诊治研究领域专家的卢小玲来说,更是不会错过这一机会,在她看来,科学研究有时候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想要在国际上与别人竞争,就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研究聚焦于一个点。凭借着不懈努力,她带领研究团队率先走在了国际前列,不但研制出了一系列新的纳米抗体,在新型纳米抗体检测技术和诊断技术的研发上更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卢小玲向记者讲述科研经历

"我们做研究的,也要合国家的战符略需求,围绕其微调自己的一些科学研究方向,想办法怎么用科技来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给了卢小玲很大的触动,如何使自己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也成为了她经常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要做纳米抗体技术研究?卢小玲真情流露地说到:"目前我国很多的抗体技术都来自于美国,做纳米抗体技术研究,就是为了能够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你不卖给我,我也有!让我们国家不再受制于人!"

▎“我说你们一定要快快的成长起来,最好都比我要强”

在投入科研工作的同时,卢小玲每年都会带教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跟随卢小玲学习了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汤卓然这样说到:"卢老师非常善于教书育人,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成长,我们既是师生,也是朋友。接下来,我还要继续跟随卢老师读博士。"

教会学生们如何去"钓鱼",是卢小玲所秉承的教学方法。她利用各种国内外研讨会的契机和到国外实验室访问的机会带上学生去交流,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同学们授课、作报告。新闻上的科技热点、优秀的科技论文,卢小玲总会第一时间推送给学生。每周的经典文献阅读分享会更是她与学生之间雷打不动的"约定"。

卢小玲在课堂上为同学们授课

在同学们的眼里,这位讨论问题时喜欢拉着他们在操场上或者公园里散步的卢老师,严谨、执着、认真、有爱。她喜欢把自己变成学生中的一员,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亦师亦友;她会寻找各种学习方法帮助同学们不断成长进步;她身正为范教会同学们要充满正能量,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正者为一、问心无愧。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验室里,你总能看到她默默为同学们付出的身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是而已!

"我特别希望学生跟我探讨科学问题,因为我觉得他们是青年人才需要成长起来,因为当老师不仅说要做研究,更重要的任务是要育人,要培养青年一代的成长。所以我说你们一定要快快的成长起来,最好都比我要强。"

唐代杰出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卢小玲的心里,她由衷希望她的学生都比她强。

"心存信望爱,追求真善美。"在中国免疫诊治的发展征途和人才培养上,愿我们卢老师心境四季如春……

TIPS:主要科研成果及荣誉简介

卢小玲长期从事纳米抗体和细胞治疗研究,紧紧围绕免疫诊治研究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获得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西八桂学者、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广西免疫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等。

创建了纳米抗体筛选技术和特色研发体系,并且针对CTLA-4、CD105和FAP等重要关键分子已成功筛选出一批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纳米抗体,研制出了一系列新的纳米抗体。进一步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纳米抗体检测技术和诊断技术。建立了基于纳米抗体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新型纳米抗体复合物制剂,纳米抗体联合T细胞、DC疫苗等治疗新策略。

近年来,主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7项;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 SCI 论文55篇,其中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 SCI 论文48篇。申请国家专利35项,授权专利5项。荣获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广西首届创新争先奖、广西青年科技奖等,其中排名第一的省级以上奖项3项。获得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6项,省级人才荣誉称号5项。

来源:莫然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