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的起源(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

  爵士乐的起源(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

  说起爵士乐,大家会想到什么?

  有人也许会想到《爱乐之城》、《摇摆少女》等电影。有人也许会想到黑人音乐。

  如果从爵士乐发展的全历程而言,它的历史非常久远,其源于非洲黑人的最传统的民谣(民间音乐)和欧洲古典音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之前)的融合,这两者在19世纪初开始了碰撞:它既继承了传统音乐的一面,实际上又是传统音乐的另一面。

  非洲黑人传统民谣则是黑人诞生后产生的民间歌曲,时代更为久远,非洲音乐文化对爵士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打击乐器的切分节奏特点、集体性的歌舞表演、即兴变奏、歌唱的呼应形式、非洲语言的音韵特征等。从古埃及音乐起步的非洲音乐,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从埃及古遗迹出现的古乐器,显示埃及的古乐史迹,仅次于美索不达米亚,当时的埃及音乐,相信是以祭典仪式及宫廷音乐为主。

  木卡姆,是埃及音乐的的灵魂,肚皮舞、沙地舞、雅尔唱腔等,埃及的古乐器如各类风笛、埃及铃鼓、圆型手鼓等,都和未来爵士乐的内里遥相呼应。

  10世纪~15世纪的北非,摩尔风格的马格利布安达鲁西亚音乐成为主流,它源自西班牙,在8世纪巴格达的音乐融合了犹太人、吉普赛、伊比利亚人及统治者北非摩尔人的混合音乐音乐。

  15世纪,不愿归顺天主教徒的犹太人、摩尔人及在哥多巴及瓜拉那达和宫廷乐师,被迫前往北非马格利布,成为安达鲁西亚音乐的音乐家们。

  16世纪,奥图曼帝国的统治,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东摩洛哥的安达鲁西亚风格,又受到其他风格流派音乐的若干影响。安达鲁西亚的音乐的米赞旋律一直重复,歌曲有歌颂阿拉、到抒情诗、吟唱可兰经等内容;安达鲁西亚魔力士舞蹈也常常流行在北非;大卫氏则是突尼斯的舞蹈,是传自埃及的传统舞蹈,这些元素之后也都随着17世纪黑奴的贩卖与运输,被带到美国,并用到爵士乐之中。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是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

  而另外一边,欧洲古典音乐也在发展。公元四世纪,人类步入中世纪,宗教单声音乐成为古典音乐的前驱,中世纪吟游诗人的克朗号、手摇弦琴,到之后的木琴、击板,组合日渐丰富,宗教对于中世纪音乐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着思想解放运动的色彩,以激进为主,是歌唱性的,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

  巴洛克时期的欧洲音乐在音乐的特性和表达上进行创新。古典时期的总体特征是主调风格为主导,音乐语言精炼、朴素、亲切,形式结构明晰、匀称,音乐中的矛盾冲突得以加强并深化。而这时期,所谓“古典音乐”的概念才逐渐被提出,准确地说,它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借鉴古典时期的总体特征为主导,音乐语言精炼、朴素、亲切。至此,欧洲音乐走上了不同的分歧之路,其中的大路是走向浪漫主义时期,而分歧者则是与非洲音乐进行融合,将自身特性与之结合。

  我们如今观念中的爵士乐诞生于19世纪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当时,法国人统治着新奥尔良,由于管理松散,许多非洲黑人从美国南方的奴隶主手下逃到新奥尔良享受"自由黑人"的身份。当其他城市歧视黑人,并压制黑人音乐文化的发展时,新奥尔良仍然允许黑人在大街上以弹唱谋生,并尽可能地包容。爵士乐在新奥尔良这片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百思特网的酝酿,并迅速地发展起来。再因通婚自由,非洲黑人与法国人的结合出现了大量的混血黑人。

  南北战争前,克里奥尔人(混血黑人)享有与白人同样的地位,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古典音乐教育;南北战争后,实施新的种族隔离法,迫使他们与黑人为伍。黑人的非洲音乐传统与克里奥尔人对古典音乐的训练相结合,爵士乐源于非洲黑人传统民谣,以及演进至美洲黑奴做为纾发内心郁闷之途的“工作歌”,还有之后再逐渐发展出来的蓝调音乐,这种音乐"乐如其名",听来十分忧郁(布鲁斯),这是“黑人之歌和劳动号子所孕育出的成果”。

  “这是一场欧洲传统与非洲传统的邂逅。”这些乐风都是以往以白人为主导的古典乐界所未曾听闻的,这类黑人音乐让白人目瞪口呆地从中碰触到了赤裸的灵魂和心。在这之前,正统音乐多半将感情藏匿在制式结构里,即使澎湃如《命运交响曲》,也很难跟着音乐的流动直接呼号出自己的感受。

  黑人音乐不一样,他们在从歌曲中直抒胸臆。《爵士乐词典》的编纂者之一科默里这样形容爵士乐,“是魔力,是相聚,是交融,是占有和满足——是爽快的情欲。”爵士乐一出生,以一种和百思特网曾经正统音乐完全不同的音乐形式感染着我们,它代表着一种融合。最初,拉鲁斯字典将爵士乐的特点描述为使用“怪异的乐器”,这个定义并不精准。在美国绝大多数南部城市内,都出现了黑人铜管乐队、舞曲乐队及音乐会乐队。

  爵士钢琴,有没有让你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呢?

  与此同时,美国北部的黑人音乐倾向于欧陆风格。在该时期,拉格泰姆开始形成。虽然拉格泰姆主要是在钢琴上弹奏,但是一些乐队也开始演奏它。拉格泰姆的黄金时代大约是在1898年到1908年,但其实它的时间跨度实际很大,影响绵延不绝。拉格泰姆最有名的作曲家是斯考特乔普林,临近19世纪80年代末时,拉格泰姆很受欢迎,《枫叶拉格泰姆》之父乔普林也因此成名。其他有名的拉格泰姆大师包括詹姆斯斯考特等。直到1917年之后,这种音乐形式才日薄西山。

  历史上纪录的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诞生于 1917 年,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在新奥尔良录制。所以1917年之前的爵士乐究竟具有什么具体可感的特点,究竟是如何的模样,我们几乎无从得知。而其可以得知的最重要的特点,是集体即兴演奏。乐队的每位成员不仅仅是独奏者,而且即兴演奏,这种合作只受和弦结构的限制。

  这一时期,爵士乐作曲家杰利莫顿影响最大,他保留了曾经的爵士乐中粗犷、纯朴的风格和即兴演奏的特点的同时,对音乐的乐曲部分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从而增加爵士乐的艺术表达。

  在1895年到1917年的这二十多年间,爵士乐慢慢精致,趋于系统化,在新奥尔良,无论是节日还是纪念日,亦或者是草地上的野餐或舞会,一切都可以成为爵士乐兴起的来头,无数乐手在各种场所成为切分音的制造者。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巴迪柏尔登,16岁入行的他在十年内成为城里最好的乐手,声望已无人能及。

  1917年,美国步入全面繁荣时期,"红灯区"被迫关闭。爵士音乐家们也迫于生计纷纷从新奥尔良向北迁移,来到大城市芝加哥。与此同时,芝加哥也成为迅速发展起来的唱片工业集中地。20年代发行的许多"新奥尔良爵士乐"唱片都是在这里录制的。

  1919年,美国颁布禁酒令,爵士乐显得更为诱人,娱乐之都芝加哥成为爵士乐的盛地。不少爵士乐大师聚集在这里,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吉米努恩、奥诺雷杜特雷的身影,他们常常要为顾客演奏到深夜。一次生活环境的改变,早期新奥尔良的风格在芝加哥已接近烟消云散。

  直到1929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唱片公司破产,娱乐场所关闭,芝加哥爵士乐的地位也随之削弱。随着股市百思特网风声鹤唳,希望化为泡影的爵士乐者们一个个散伙消失。公众的口味也在这样的萧条下转变了,他们更爱华丽的舞台,光鲜的表演,大气的场面,以此慰藉自己,爵士乐的演奏风格和美学都随之而变。

  “霍金斯、塔特勒、沃勒,三位经济危机时期的爵士乐领军人物都偏爱百老汇带来的流行旋律。而30年代这段期间的乐队,除了极少数都陷入才华将尽的地步。尽管音乐人们演奏纯粹的爵士乐,尤其是纯布鲁斯,已经遭遇了很多困难,但他们也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西奥莱顿、巴克克莱顿等都是其中代表。

  这段时期兴起的摇摆乐,辉煌于1935-1946年间,爵士乐在这段时期变成了名声在外的消遣音乐,本尼古德曼组建的“大乐队”演奏的带有黑人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开始在纽约发展起来。他成为疯狂摇摆时代初期的领军人物之一,完成了三重奏爵士乐的演出,被标志为摇摆乐时代的开始,之后则是1936年的四重奏、1939年的六重奏。贝西伯爵的乐队也是摇摆乐时期最杰出的乐队之一,他独具领导才能,这令他的乐队一直生机勃勃。

  在摇摆乐时期最有代表的乐队还有艾林顿公爵领导的大型乐队,他才华洋溢,对爵士乐的贡献极大。法国评论家将这段时间称为“中间爵士”(从古典末期延续到现代初期的爵士乐),是切分音乐的复兴时期。有史以来第一次,爵士乐几乎站稳了脚跟,它的受众面扩大,地位提升,全世界的出版业都在描述这场成功。萨拉沃罕、德克斯特戈登、查理帕克等新人也获得了极大关注。

  查理帕克推动了比波普乐的发展,这是一种让人听起来随意,却充满了激情和张力的爵士乐。它又回到了小乐队形式,通常由3至6人组成,在音乐旋律编排上费尽心思。他们强调个人的即兴演奏,并且演奏时不用乐谱。比波普的旋律并不连贯,却时常有迸射感,节奏是支离破碎的,拍子则更为含蓄,和声变化则显得频繁且复杂。

  从40年代中期起,世界各地的爵士乐师,不管有意或无意,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帕克的影响,他为爵士乐的和声、调性、节奏和旋律各方面都立下了新的标准。波普一族创造的比波普爵士有着极大的革新意义,它的出现往往被认为是现代爵士乐时期的开始。而伴随它衰落的,则是五十年代风平浪静的艺术综合时代。

  爵士音乐会

  六十年代开始,黑人运动也逐渐风行,黑人暴动、游行越来越频繁,这段时期的爵士乐也因此更加内省内悟,不再讨好美国“文化精英”的爵士乐者的爵士乐创作飞速发展,创作者想尽一切办法来进行创新。他们打破了一切传统的创作规律,形成了“自由爵士”。白人社会的青少年们也发现了老式布鲁斯的魅力,最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就不断向爵士乐致敬,之后“滚石”也一鸣惊人,其乐队名就取自一首爵士歌曲。

  其他许许多多的英国乐队,都从美国黑人的爵士乐中汲取了丰富的灵感。1965年,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白人布鲁斯”一代崛起。随着“自由一代”的运动盛行,节奏布鲁斯和自由爵士在六十年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爵士乐不断地扩宽层面,与多种不同的风格进行融和,交叉风格的爵士乐——现代爵士乐走上舞台。

  七十年代初,一批与摇滚乐一起成长的爵士乐者走上舞台,摇滚乐已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尝试把摇滚乐和爵士乐结合起来,主要以"血、汗和泪"与"芝加哥"两个乐队为代表。在爵士乐和摇滚乐的交叉过程中,它还曾经与"放克"、"朋克"、"新浪潮"等摇滚乐风格相结合,出现了“爵士放克”、"无浪潮"等小分支。

  在迈尔斯戴维斯的领导下,掀起了一阵类似于摇滚爵士却更真正意义上的爵士融合浪潮,融合爵士诞生。融合爵士打破了传统爵士乐队一贯以原声乐器为主体的原则,大量使用电声乐器和电子乐器,使其更具现代气息,以一种更大胆创新的形式,显得流行味更浓,因此受人喜爱。

  八十年代末,爵士乐开始与嬉蹦乐结合,使其更流行化、商业化,其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个性,更多只是作为卖点和噱头,至此爵士乐作为音乐形式逐渐走向平庸。

  当然,无论是怎么样的历史时期,爵士乐的每一分支都在一直进行地独立发展,比如九十年代后出现的"爵士回归"的“新经典主义”,摇摆乐、比波普、冷爵士、自由爵士都在时刻发展,一直活跃在舞台。无论何时,爵士乐都可以重新开始。

  在自身可追溯到史前的长远历史文化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爵士乐的形成与发展还是与美国每个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活动、经济形势所密切相关的。

  从“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到颇具规模的“新奥尔良爵士乐”;从以集体即兴演奏为主的“迪克西兰”到30年代以伴舞为主要职能的“摇摆乐”;从40年代追求高超和弦演奏即兴形式的“比波普”到随后的“自由”派;从70年代“摇滚”和爵士乐的融合,“合成”的出现到90年代“新经典主义”的爵士回归;直至今天,每一种爵士风格都还活跃在舞台上,对爵士乐进行着各种不同的阐释。

  具有强烈持久的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演变和融合,早已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

  本文地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