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是第几名(榜眼的另一只眼去哪了?)

  古代科举考试中,将第一名叫做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个奇怪的现象是,按理来说人的眼睛是有一对的,可是榜眼却只有一位,岂不是有点名不符其实?

  当然不是如此,实际上在最初的科举考试之中,第一名叫状元没错,但第二名第三名,都叫做榜眼,因为在揭露榜单的时候,他们一左一右分别居于状元下方,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的两只眼睛,所以才叫做榜眼。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第二名和第三名都叫做榜眼的话,那么探花是第几名呢?这就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五魁首”转变为“三鼎甲”的故事了。

  说起“五魁首”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乡下,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地方流行喝酒时划拳,而“五魁首”就是划拳时经常被喊道的一个数字,与“六六六”一起成为很多影视剧中表现古人划拳时的经典场景。

  但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五魁首”最初指的并不是划拳中的酒令,而是科举考试的前五名。

  在宋代之前,科举划分名次,并不是像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那样,将前三名称之为“三鼎甲”归为一档,分别以状元、榜眼、探花命名。

  最早的科举制度,是第一到第五名,统称做五魁首,赐进士及第,也称之为“一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此来划分考试的名次。

  既然“一甲”是五位,那么显然状元、榜眼、探花三个称号是不能满足的,实际上最初的“五魁首”之中,根本没有探花这个说法,只有位于第一名的状元,和位于第二三名的榜眼,是固定的。

  而所谓探花,是从一甲五个名次之中,选出年轻的,外形条件比较好的,专门让他来作为“人样子”,参与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因为当时科举时间一般是在春天,正值鲜花盛开的时节,从五魁首之中选出来的这两个年轻帅气的士子,要负责给状元采花,所以称之为探花。

  “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得名花,则二人被罚。宋初犹然。”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如果说状元和榜眼是对于第一名和第二三名独有的固定的称呼的话,那么探花其实最开始并不是固定的,如果榜眼中有人年轻也长得帅,那么他就可能同时拥有榜眼和探花的称号。

  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唐朝逐渐完善以来,一直到了北宋年间,科举考试的最终成绩公布,还是按照一状元,两榜眼的形式来进行的。《陔余丛考》中说:

  “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因为探花郎一般都比较帅而且年轻的缘故,往往在民间比第二三名的榜眼还出名。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往往能让人记住的,除了状元之外,就是探花,状元因其才,探花因其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靠才华吃饭,一个靠脸吃饭,当然靠脸吃饭的探花郎也是很有才华的,这毋庸置疑。

  但这其中夹杂的一个问题就是,位于第二第三名的榜眼被忽视,往往人们只记得第一名的状元,和不知道第几名的探花,但探花郎既然不是第二名,那么在大家眼中自然就是排第三。

  这么一来,就在民间形成一种状元第一,探花第三的认知。而这种认知逐渐影响到科举考试上来,就变成了榜眼从原来的两位变成了一位。你总不能每一次考试结束以后,都跟老百姓解释一遍探花郎不是第三名,而是第四甚至第五名,或者干脆是第二名。

  这显然是很麻烦而且解释不清楚的一件事情,由此,科举制度虽然是官方举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但却因为民间集体意识的倒逼,逐渐从原来的“五魁首”,变成了“三鼎甲”。

  说白了,就是原来一甲进士及第的有五个人,而后来变成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就是状元、榜眼、探花。榜眼的另外一只“眼睛”,就是这么没的。

  本文地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