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间(还原真正的五四运动)

摘要

五四运动时间(还原真正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当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因为“山东问题”走上街头向北洋政府施压的时候,他们大概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创造了历史,并且在以后的一百年里,不断地被讨论。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发生的,五四运动也不例外。周策纵先生不仅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五四,并且将五四发生的各方面因素糅合在一起,进

五四运动时间(还原真正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当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因为“山东问题”走上街头向北洋政府施压的时候,他们大概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创造了历史,并且在以后的一百年里,不断地被讨论。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发生的,五四运动也不例外。周策纵先生不仅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五四,并且将五四发生的各方面因素糅合在一起,进行了剖析和检讨。因此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以时间为轴线的事实叙述,还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对今天的启发,以及周先生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被后人认定为托古的伪诗,描写了当时百姓最向往的一种生活形态。尽管在传统社会将社会分为四类:士、农、工、商,这种看似职业的分工,真正占据大量人口的“农”,统治者基本上所有的税收,都是来自佃租,分别只是,有的时候税收重,有的比较轻。
所以,传统中国每次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因为农民实在是生活不下去,正如《汉书·食货志》所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一句话总结了传统中国:土地的集中与再分配。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两千多年,直到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才得以改变。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大航海之后,就开始四处寻找原材料进行加工,获得更大的财富。
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张骞,之前的丝绸之路零零碎碎的片段,在张骞之后得以贯通,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大动脉,然而可惜的是,中国由于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特点,没有对这条路产生过多的依赖。
19世纪之后,中国真正的进入到世界之中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落后,反而以一种“天朝”的姿态自居,这种自傲在经历了大量的战争失败后,终于有一点点醒悟,于是开始搞洋务,甚至最后是更激进的变法,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进行了革命。
和政治制度崩溃一样,中国的传统金融制度随着西方的冲击,也随着崩溃。金融投资这一全新的经济模式在中国迅速受到追捧,民族金融企业的崛起挤压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市场,这种对立,为以后中国人在其他方面的反抗产生了巨大影响。
废除科举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壮举。不可否认,科举可以制度为加快中国社会的流动功不可没,尤其是明清两代,历史学家何炳棣曾经做过详细的统计,三代以上无功名的家庭在取得功名的人口占有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但是,科举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四书五经无论学习的再好,也不能弥补科学技术上的落后。
废除科举断送了许多人的仕途,留学成为了新的风尚,日本成为留学生的首选地区,而家境好一点则选择了欧美。这些留学生都有着强烈地民族情怀,他们不论学习哪一科目都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回国帮忙。
一种制度的覆灭,并定会有新的制度诞生,废除科举之后两年后,新式学堂在中国大面积普及。在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知识分子们的思想开始抵触传统思想,另一方面,传统思想中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要求,让许多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出书斋,将新的思想开始普及到全社会。
周策纵先生估计20世纪初中国的文盲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面对这样的一群人,想要让他们理解并接受新的思想谈何容易?这一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知识分子要做的事情,首先就是写作的改革,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写作者的首选。
在知识分子们开始倡导白话文之初,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著名的翻译家林琴南就曾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讽刺的说,白话文乃是“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
直至今日,文白之争依旧不绝于耳,抛开白话文通俗易懂意外,白话文最大的好处就是比文言文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文言文典雅,可以写出非常美的句子,并且读起来气势非凡,可惜文言文有一个缺陷,就是太容易产生歧义,这也是今古文之争的一个原因。尤其在解释法律条文或者签订合同的时候,白话文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述。
近代影力响最大的杂志之一——新青年,诞生在新式教育的最前沿——北京大学。当时的北京大学虽然兼容并蓄,可钱玄同、沈尹默等倡导的白话文团体却成为一枝独秀,新青年杂志一经刊发,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
新青年不仅仅进行文学革命,还把政治、哲学、科学等等方面的先进思想向大众普及。在周策纵先生看来,新青年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社会、政治、文化的改革,促成思想界的统一,从而联合起来反抗军阀的统治。这些倡导者们所主张的基本原则提炼出来就是两条:德先生与赛先生,亦即科学与民主。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直执行对外扩张的政策,即使有的内阁态度相对温和,但是在大方向上这一政策始终没有改变。1915年5月,北洋政府宣布接受“二十一条”的部分要求,消息一出,举国震惊。事情并没有结束,等到寺内正毅成为首相之后,日本政府和北洋政府关系更为密切,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国大量投资,企图用经济的方式殖民中国。
北洋政府为了利益当然维护日本在中国的投资,政府的作为导致了国民反对日货的活动,中国新兴的工商业者的利益受到侵扰的时候也占到了知识分子这一边。各方势力联合在一起,北洋政府就好像坐在火药桶上,点燃火火药的只需要一颗小小的火星。可谁知道,引爆这个火药桶的居然是一颗炸弹。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战胜国的身份作用巨大,国际上可以废除自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内可以压制民众的爱国情绪,提高北洋政府的威望。
而且,早在一战胜利之后,过人就已经非常开心。民众不仅像过年一样庆祝,连知识分子都以为光明就在眼前。
可惜,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从巴黎和会传来,最让国人接受不了的是原本是战胜国的中国不仅没有得到好处,还要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给日本。
中国在巴黎和会谈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这一消息无疑将原本就已经对北洋政府失望透顶的知识界以及商界推到了极点,这些人情绪终于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定义如果仅仅指这一天,那么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五四运动更像是一种精神,所以在五四当天发生之后,立刻开始更加猛烈的宣传运动。如果说在5月4号之前,运动的群里还是“精英”的话,那么在5月4号之后,全国的普通大众也开始参与进来。五四运动之所以那么重要,是由于波及的范围广,造成了古老秩序的迅速崩塌。
五四运动所留下的遗产,至今仍为现代人受用。汉娜·阿伦特曾说,20世纪以一个权威消失的时代。中国在五四运动之后就已经开始消除偶像崇拜,中国的崇古情结十分严重,越是古老的思想越是有价值,五四之后,这种思想已经动摇;自主婚姻的产生,原来的婚姻都是由父母主导,但是经历了五四之后,许多青年男女开始追求新婚姻;大众教育和公立学校的建立,很多知识分子意识到只要民众整体知识水提升之后,国家才能得到发展,许多的知识分子和商人免费让穷人的孩子接受教育,并且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以往关于五四运动的研究,都忽略了五四运动在国际上的评价,周策纵先生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当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就注定不能孤立的看待每一个事件,何况是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五四运动。
在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国家之中,日本无疑是反应最激烈的国家,因为五四运动几乎与日本脱不开干系。当得知知识分子联合商人抗议之后,日本政府就不断敦促北洋政府采取镇压的方式扑灭这一场声势浩荡的运动。
而在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持赞同的态度,曾经来过中国的哲学家罗素和胡适的老师约翰·杜威,在一切报纸上称赞这场运动是一场思想的觉醒运动。
五四运动也绝非是一场狭隘的民族主义运动,也没有出现盲目排外的情况,在当时,除了日货,其他国家的产品在中国非常受欢迎,而且即便是对日本,也没有反对日本先进的思想,而是反对日本国内占据压倒性的军国主义思潮。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日本很多的学者对五四运动也抱有同情的一面, 并且在国内批评政府的措施。
五四运动结束之后,近代的很多文化成就开始在五四运动上开花结果。最著名的就是古史研究、中西方文化论战。
一直以来,中国的古史研究都是建立在文本之上,虽然古代有金石学,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五四时期的学生领袖傅斯年在德国留学回来之后,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傅斯年深受史学家兰克的影响,看重一手材料,只通过科学的方面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史学。就在傅斯年留学期间,以梁启超、胡适为代表的新史学开始了整理国故的工作。等到傅斯年回国,两伙人合并在一起,为中国的史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给中国最初的印象是船坚炮利,于是中国开始学习,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还是打不过,就感觉西方的制度也是好的,中国的制度也要改革。到了五四时期发现,西方的武器与制度都是在人文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整个欧洲沉积在悲伤的气氛之中,先进的物质文明却无法保证和平。于是中国的和平主义,引起了西方人的兴趣。
无独有偶,沉浸在欧风美雨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引用西方的经典理论,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这样才显得有文化。但是,当梁启超等人在一战之后游历欧洲,发现自己那么崇拜的欧洲文化,却将道德这一简单的底线推翻了。
用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来看,欧洲的人类太注重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科学只能用来证明科技的作用大小,至于这个作用的利弊,则是科学没有办法评估的,“科学万能论”在梁启超心中失败了梁启超只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反思的缩影,但是关于中西文化却开始了无休止的争论。
最后,我们要说一下,五四运动真正的本质什么?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版本的文艺复兴?亦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灾难?还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每个人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出入。但是周策纵先生认为,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和社会公平。
当人身处于历史转折之中的时候,是没有意识到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对于五四运动的那些人而言,他们不过是出自对国家民族的爱,凭借着一腔热血,希望最终能改变社会。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决定未来发展的走向,所以对于个人而言,每一步选择都要慎重。当许多人慨叹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时代的时候,实际上,当你开始学会了思考,就已经开始改变这个时代了。
来源:莫然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